2008年7月8日

福爾摩莎工業區,生根越南

2008-07作者:張翔一





在金融風暴之中,福爾摩莎工業區為何能逆勢突圍,吸引大企業進駐?




 車子剛離開越南路面崩塌、灰沙漫天,能見度只有五公尺的傳統工業區。轉個彎,綠意盎然的筆直林蔭道和新穎前衛的廠房、歐式別墅風格的勞工宿舍,讓人以為回到新竹科學園區,甚至南國度假村。

 由台灣人開發,位於巴地|頭頓省北端的福爾摩莎工業園區,與新加坡工業區是越南唯二示範園區。顛覆了一般人對越南加工出口區的既有印象,也代表著台商投資越南走進一個新時代。

 榮工處出身,曾經負責台灣政府在中東的開發案,彭斌十年前到越南,就認為越南遲早要經濟轉型。他觀察,越南將愈來愈不適合傳統出口導向、勞力密集、且戰且走的中小型外商。以二十年以上為目標的進口替代產業,如石化、鋼鐵,才可能在越南生根。

 這樣的趨勢,反映在福爾摩莎工業區上。即使租金比外面高出一到兩成,工業區卻已滿租。陽明海運、寶成集團等大公司進駐,成為知名的「台灣上市企業村」。甚至中鋼也將來此設點。

 彭斌逆勢突圍的關鍵在於,提早以台灣經驗打造國際標準的新型工業區,包括在工業區內自行斥資興建污水處理廠,鋪設超越當地標準,足以承重一百二十噸重型機具運送的園區道路等。

 彭斌表示,這次的金融風暴是轉型陣痛提早到來,但包括台塑、鴻海、仁寶、奇美、緯創等大企業仍宣布新投資。主因在大企業資本雄厚,無須融資,不受飆高的貸款利率影響。他呼籲過去賺快錢的中小企業必須向大企業看齊,「當務之急是停止再投資擴廠,改善根本的財務結構。」

 彭斌預期,轉型陣痛過後,越南將可能宣布更高標準的環保與勞工法規,藉此淘汰競爭力較低的傳統勞力密集產業,台商應重新檢視在越南的利基,思索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產業的可能性。

 彭斌主導的福爾摩沙工業區是新越南的一面鏡子。眼光放長,體質穩固,沉得住氣。熬了八年,別人的危機,於是成了彭斌的契機。


文章來源: 天下雜誌